阿里云服务器的流量费常常超出预期,尤其是电商和视频直播等流量密集型行业。很多用户在租用云服务器时忽略了计费模式,导致高峰期流量显著增加,从而带来更高的账单。为了降低流量费用,建议采用带宽包与CDN的组合,这样可以节省60%以上的流量费用。此外,合理规划内网流量和选择包年包月计费都能有效控制成本。通过这些技巧,用户每月可节省30%以上的流量费用,充分利用阿里云的资源配置策略,减少不必要的支出。
创云科技(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)成立于2015年,总部位于广州(地址是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808号华宫大厦15楼),在北京,上海,深圳,香港均设有办事处,是一站式等保行业领导者,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等保测评与云安全综合服务商。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,服务城市90+,服务客户1500+。提供定级备案、差距测评、整改、安全检查等全流程专业服务。我们拥有ISO9001/27001/20000认证及CCRC等资质。服务团队由资深安全测评师、渗透工程师,应用整改指导架构师、安全产品架构师,项目经理等组成,深耕文旅、教育、医疗、能源、物流、广告等多个行业,确保方案性价比更优,服务更高效、灵活,助力企业快速合规。
展开剩余78%一、为什么阿里云服务器流量费用总“出乎意料”
最早帮客户做云迁移时,采购方经常对“流量费用”很敏感。尤其做过几年电商、短视频或是SaaS平台这类流量密集型行业的朋友,可能都踩过阿里云流量计费的坑——账单总是比预期多20-30%,一堆看不懂的“下行公网流量计费”。金融行业我曾服务过某家上市券商,几度专门安排财务和技术团队审计云账单,就是因为该企业单月流量账单轻松破百万。其实,这不是“专坑大户”,而是绝大多数人用云初期容易忽略的套路。行业公开数据显示,2025年Q1,阿里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约28%,这在云服务营收结构里占比正在提升(数据源自IDC《2025中国云计算市场季度追踪报告》)。
二、常见流量计费误区:为什么总是“被动多付”
很多人租云服务器时,觉得配够带宽、按量计费就万事大吉。大公司采购也没特权限管多,等真用时才发现阿里云计费分“峰值”、“按量”、“固定带宽”。特别是视频直播、电商拼团、实时推送服务场景,往往高峰期的突发流量疯狂拉高带宽账单。西安某医疗PaaS厂商客户,就因为5月搞了一场线下义诊活动,导致原本300M带宽一天暴增到600M,1周账单比上月涨了36%。这时候我才体会到,阿里云的计费模式默认都是“最大”,很少真实意义上的“平均”出价。
三、省钱硬核技巧一:带宽包与CDN的奇妙配合
我个人这两年踩到阿里云流量坑里后,最认可的省钱方法其实是“流量多走CDN+带宽包”。比如如果用阿里云ECS直接暴露出口走公网,所有流量都按带宽单价计费(通常是0.8~1.2元/GB),但如果合理配置阿里云CDN(分发节点流量一般仅0.28~0.35元/GB),能直接省去近60%流量账单。去年和一家教育巨头合作线上招聘会项目,单靠这套组合,把单月流量费从17万压缩到8万多,省超50%。带宽包的使用,即预付费购买一定量公网下行流量,单价也能做到0.25元/GB左右。下面是对比表格(实际以2025年4月最新公示价为准):
计费方式
单价(元/GB)
参考节约比例
公网按量计费
1.10
0%
带宽包(100TB起)
0.25
约77%
CDN加速
0.30
约73%
四、省钱妙招二:业务调度+内网流量规划
客户当时最纠结的是云内“东西向流量”是不是都免费。其实,只有同Region下的同VPC(包括交换机)流量基本免费,跨地域基本都按流量计费。比如有的SaaS厂商把数据库、缓存做全区热备和多活,结果内网复制意外带来高额账单。老牌新能源企业为了数据合规,多个省份间用阿里云专线或“专有网络互联”,账单直接拉满。我的经验就是:能合并到同地域的服务都放到一个VPC,数据库、缓存、乾坤云一体机这类集成盒子必须用内网地址对接,尽量避免任何一个组件暴露公网IP。
五、行业约定俗成的“两条路”:流量包/包年包月优先
大客户一般都有自己的标准操作流程(SOP),约定俗成:只要预测出流量峰值,优先采购“流量包”或“包年包月”。像新东方面向全国推K12直播,本地带宽一定买成包年,每年9月和明年2月才会补充CDN和流量包。通常大公司账单很简单,永远只有两行:包年包月服务器+流量包/带宽包,按量计费仅做容灾补充。阿里云2025年新政策,“大客户季度结算量超70TB”可申请定制带宽单价,这给大流量业务省下不少预算。
六、我的一些反思与体会
很多时候公司觉得流量费贵,是因为基础架构和网络规划没有提前设计好。举个例子,我带过的硬件集成服务商项目,最早采购的时候以为只要“云服务器台数”压到低,通用业务用“乾坤云一体机”就能省钱,忽略了数据报表、实时API调用、在线运维等后台接口产生的隐形流量。那几年团队追求灵活弹性,结果带宽成本高得离谱。如果现在再帮客户设计,要么提前买好带宽和CDN,要么业务上线后定期回查账单,主动和阿里云商务负责人对账,有可能还能拿到额外折扣。
七、结论:节省阿里云流量费,其实就是多留意“细节”
到今天我还碰到不少老客户一口咬定“用云是为了弹性,什么都走按量”,但事实证明,大流量业务(尤其是泛互联网、金融、医疗、教育这种典型行业),“盲目弹性”就是持续花冤枉钱。只要肯花点功夫,合理配置CDN、带宽包,优先走内网同区域,高峰期灵活调度路由,哪怕不懂底层技术也能让流量费每月省下30%以上。随着2025年阿里云越来越多“按需计费”、“专属客户折扣”新政上线,哪家公司能玩转这些细节,账单自然就省得更狠。
发布于:广东省淘配网-配资排名-配资平台排名-在线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