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的邻国种类繁多,既有陆地上的邻居,也有通过海洋相隔的邻国。我们与14个国家有陆地边界,分别是朝鲜、俄罗斯、蒙古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缅甸、老挝和越南。此外,我们还与6个海上邻国相邻,包括韩国、日本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等。虽然如此,历史上还有3个曾是邻国的国家,但自1970年后,它们已经不复存在。
一、南越
南越是越南南部人民于1955年建立的政权,正式名称为越南共和国,首都设在西贡(如今的胡志明市)。在二战之前,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,法国在战争初期凭借其强大的“欧洲第一陆军”曾一度显赫,但随着德国的侵略,法国在短短42天内被击败,并最终向德国投降,失去了对越南的控制。
此时,为了获取资源,日本开始向东南亚扩张,占领了包括越南在内的多个国家。越南人民在日本的压迫下反抗激烈。经过美苏等国的联合努力,1945年,二战终于结束,越南的抗日战争也宣告胜利。
展开剩余79%战争后,胡志明领导的北越宣布独立,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(北越)。然而,法国并不甘心失去越南,又支持末代皇帝保大帝,在南方建立了“越南国”,并与北越展开激烈冲突。随着法国的衰弱,双方签署了《日内瓦协议》,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分界线,暂时划分南北越。
尽管法国退出了越南,南越却面临着持续的内乱。美国因担心南越沦为社会主义国家,违背协议,支持南越总统吴廷琰发动政变推翻保大帝,建立越南共和国。但北越并未放弃,趁机展开进攻。随着南越政权逐渐失势,美国出兵干预,尽力保住南越。与此同时,北越获得了中国和苏联的支持,越南战争愈发升级。美国投入大量资源和兵力,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。由于战争的拖延和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,美国于1973年撤军,1975年南越政权崩溃,越南实现了统一。
二、锡金
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,面积大约为7096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,人口约72.57万。锡金的居民大多信奉婆罗门教和佛教,曾是我国西藏的一部分。锡金的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1642年,当时的国王蓬楚格·纳姆伽尔宣布佛教为国教,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。
然而,18世纪末,尼泊尔的廓尔喀人侵占了锡金,迫使国王逃往西藏。中国清朝接到锡金的求助后,派兵击退了廓尔喀人,并使锡金成为清朝的附属国。
进入19世纪,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,锡金逐渐陷入英国的掌控。1861年,英国强迫锡金签订协议,使其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。1887年,英国正式占领锡金,并开始派人直接管理。
二战后,随着英国殖民帝国的解体,锡金尽管脱离了英国的控制,但却渐渐成为印度的新主人。1947年,印度独立后,通过《维持现状协定》将锡金纳入其势力范围。1950年,印度派军进驻锡金,最终在1975年通过公投将锡金并入印度。锡金在此之前曾尝试寻求中国的支持,但由于当时我国的内政和国际形势的影响,我国未能出手援助,最终锡金未能脱离印度的控制。
三、苏联
苏联的前身是沙俄,1917年,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,推翻了沙皇政权,随之而来的是十月革命,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,最终成立了苏联。苏联最初由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及外高加索等地区组成,到了1950年代,更多国家加入,成为世界上最大、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。
二战爆发后,苏联与德国签署了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但德国最终入侵苏联,战争迅速爆发。随着美国的加入,盟军最终击败了轴心国。
战后,苏联与美国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。在此期间,苏联全力发展重工业,试图与美国争夺全球霸主地位,但忽视了民生需求,导致经济陷入困境。1979年,苏联入侵阿富汗,但这场战争让苏联陷入泥潭,未能迅速取得胜利。
进入1980年代,苏联经济进一步衰退,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改革,然而这些改革未能挽救苏联的命运。1991年,苏联最终解体,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,俄罗斯成为最大的继承国。
---
这篇文章简要回顾了南越、锡金和苏联的历史,揭示了它们在大国竞争中的悲惨命运,并分析了背后的复杂国际政治因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-配资排名-配资平台排名-在线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